学院根据《贵州师范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实践教学的实施意见》,紧抓本科实习实训、社会实践、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。具体为(一)、进一步明确实践教学的地位与作用,强化实践育人观念;(二)、建立并完善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;(三)、加强实践教学队伍建设,提高实践教学水平;(四)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,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;(五)、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,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。二、提倡把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,多参与社会实践,“实战演习”,提高技能,积累经验,为学生顺利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(1)裁判技能培训与实习。如表19所示,2010-2014年体育学院本科生获得各类裁判员证书9294人次。
表19 2010-2014年度体育学院本科生各类裁判员统计表
年度 |
项目
等级 |
田径 |
武术 |
健美操 |
体操 |
跆拳道 |
篮球 |
排球 |
乒乓球 |
羽毛球 |
足球 |
等级合计 |
年度合计 |
2010 |
二级 |
219 |
18 |
27 |
0 |
0 |
135 |
16 |
0 |
0 |
15 |
430 |
1927 |
三级 |
424 |
43 |
74 |
14 |
53 |
434 |
173 |
54 |
73 |
155 |
1497 |
2011 |
二级 |
406 |
3 |
0 |
0 |
30 |
208 |
71 |
20 |
22 |
23 |
1080 |
2137 |
三级 |
390 |
0 |
0 |
14 |
80 |
270 |
106 |
32 |
66 |
99 |
1057 |
2012 |
二级 |
236 |
0 |
21 |
0 |
0 |
140 |
25 |
33 |
39 |
18 |
512 |
1848 |
三级 |
378 |
0 |
87 |
54 |
0 |
431 |
142 |
46 |
43 |
155 |
1336 |
2013 |
二级 |
252 |
0 |
0 |
0 |
15 |
211 |
48 |
25 |
9 |
26 |
816 |
1885 |
三级 |
408 |
0 |
0 |
0 |
36 |
235 |
114 |
120 |
53 |
103 |
1069 |
2014 |
二级 |
235 |
0 |
0 |
0 |
0 |
92 |
35 |
36 |
52 |
39 |
489 |
1497 |
三级 |
296 |
0 |
0 |
0 |
0 |
320 |
141 |
45 |
45 |
161 |
1008 |
等级合计 |
二级合计 |
1348 |
21 |
48 |
0 |
45 |
786 |
195 |
114 |
122 |
121 |
3327 |
|
三级合计 |
1896 |
43 |
161 |
82 |
169 |
1690 |
676 |
297 |
280 |
673 |
5967 |
|
总计 |
9294 |
(2)实习实训与研究基地。学院积极建设一系列校外实习实训基地,开设了大量的校内校外实习实训项目,辅以学生竞赛训练、大学生科技创新、学生社会实验等补充形式延伸和补充课堂功能,巩固提高教学效果,逐步形成了具有我院办学特色的实践教学平台体系。如表20所示,目前已建设有27个校外实习实训与研究基地,逐渐形成了具有培养综合专业能力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,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
表20 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实习与研究基地一览表

(3)实践创新项目。学院以课堂学习为基础,依托学院的特色优势学科,集成贯穿于学生大学生涯的“科研创新训练项目、暑期社会实践、第二课堂、毕业论文、英才计划”等资源,构建了致力于学生基础理论、科研基本素质培养的教学、科研、学工三位一体的实训体系。近年来,每年参加到教师科研团队中的学生人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,特别是2012和2013年,培养的学生中仅有1%左右的学生为科研创新型人才,这与我院的“十二五”人才培养规划中的分类培养目标一致。
如表21,所示,2010-2013年本科生共承担国家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0项;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0项,校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7项。
表21 2012年来本科生承担省级以上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项目
姓名 |
时间 |
项目名称 |
指导教师 |
项目等级 |
郑宏扬 |
2012年 |
云岩区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现状调查研究 |
卢塞军教授 |
校级 |
唐一棋 |
2012年 |
拓展训练之心理干预对青少年负面情绪调节研究 |
孟刚教授 |
校级 |
田标 |
2012年 |
贵阳市公共体育场馆商业化经营与管理现状调查研究 |
代 刚教授 |
校级 |
张欣 |
2012年 |
体育类高校各专业学生群体体育生活方式对比与健康促进-以贵师大体院为例 |
王晓娅副教授 |
校级 |
许玲惠 |
2013年 |
贵阳市体育中考课外训练方式调查 |
孟刚教授 |
校级 |
方健伟 |
2013年 |
贵阳市中考体育培训机构发展前景研究 |
朱江副教授 |
校级 |
孙文 |
2013年 |
跆拳道步法与距离感训练 |
罗辑副教授 |
校级 |
(4)毕业论文设计。学院制定了《体育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细则》、每个学生在一年级入学开始就按专业分配导师,导师向学生介绍学科发展方向和专业发展前景,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,安排学习进程,并具体指导学生进行选课,每2—3周为学生指导一次,每学期不少于5次,并在大四阶段参照学生毕业论文管理规定、学生毕业论文选题、计划、检查、质量分析及总结报告文件等一系列文件,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和修改和总结,保障毕业论文的各环节按时按质到位。如表22、表23、表24所示,平均每位教师指导6位学生,并且主要都是高级职称,目的就是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。
序号 |
姓名 |
职称 |
学位 |
研究方向 |
指导学生数 |
1 |
桂祝 |
副教授 |
硕士 |
青少年体育、休闲体育 |
5 |
2 |
常智 |
教授 |
学士 |
体育教育训练学 |
7 |
3 |
周大坤 |
副教授 |
学士 |
民族传统体育学 |
3 |
4 |
王泸翔 |
副教授 |
学士 |
体育教育训练学 |
3 |
5 |
蒋太安 |
副教授 |
学士 |
体育教育训练学 |
4 |
6 |
石家瑾 |
副教授 |
学士 |
运动人体科学 |
5 |
7 |
彭红阳 |
副教授 |
学士 |
学校体育 |
4 |
8 |
罗辑 |
副教授 |
硕士 |
民族传统体育学 |
3 |
9 |
郝国栋 |
副教授 |
硕士 |
体育社会学 |
5 |
10 |
胡海鹰 |
教授 |
学士 |
体育教育与训练 |
7 |
11 |
刘积德 |
副教授 |
硕士 |
乒乓球教学与训练 |
3 |
12 |
卢塞军 |
教授 |
学士 |
体育教育训练学 |
6 |
13 |
李建平 |
副教授 |
学士 |
体育教育训练学 |
5 |
14 |
朱江 |
副教授 |
博士 |
体育经济学 |
5 |
15 |
陈德祥 |
讲师 |
学士 |
体育与健康 |
3 |
16 |
刘转青 |
副教授 |
硕士 |
体育人文社会学 |
3 |
17 |
孟刚 |
教授 |
学士 |
体育人文社会学 |
7 |
18 |
陈永辉 |
副教授 |
学士 |
运动人体科学 |
5 |
19 |
周燚 |
副教授 |
硕士 |
运动人体科学 |
3 |
20 |
张葆红 |
教授 |
学士 |
体操、健美操理论与教学 |
5 |
21 |
姚鑫 |
教授 |
学士 |
体育教育、运动训练 |
7 |
22 |
张国华 |
教授 |
学士 |
体育教育、社会体育 |
7 |
23 |
曹蔚 |
教授 |
学士 |
运动人体科学 |
6 |
24 |
韩劲 |
副教授 |
学士 |
体育教育训练学 |
3 |
25 |
骆传武 |
副教授 |
学士 |
足球教学与训练 |
5 |
26 |
张梦阳 |
副教授 |
学士 |
体育教育训练学 |
5 |
27 |
肖毅 |
讲师 |
学士 |
教学与训练 |
3 |
28 |
黄江林 |
副教授 |
硕士 |
体育教育训练学 |
5 |
29 |
简涛 |
副教授 |
硕士 |
体育教育训练学 |
5 |
30 |
徐宏 |
教授 |
学士 |
体育教育训练学 |
7 |
31 |
宋和胜 |
讲师 |
博士在读 |
运动人体科学 |
3 |
32 |
杨中兵 |
副教授 |
硕士 |
体育教育与训练 |
3 |
33 |
李政 |
副教授 |
硕士 |
课程与教学 |
3 |
34 |
陆振国 |
副教授 |
学士 |
体育教育训练学 |
5 |
35 |
龙忠德 |
副教授 |
硕士 |
民族传统体育、学校体育 |
3 |
36 |
洪邦辉 |
讲师 |
硕士 |
体育教学论 体质人类学 |
3 |
37 |
罗建新 |
教授 |
学士 |
体育教育训练学 |
7 |
38 |
覃波 |
副教授 |
硕士 |
游泳、田径教学训练 |
3 |
39 |
王瑛 |
教授 |
学士 |
学校体育 |
7 |
表23 2010级论文指导教师情况表
序号 |
姓名 |
职称 |
学位 |
研究方向 |
指导学生数 |
1 |
曹波 |
副教授 |
硕士 |
体育教育与训练 |
6 |
2 |
曹蔚 |
教授 |
学士 |
运动人体科学 |
8 |
3 |
曾晓进 |
教授 |
博士 |
学校体育学 |
9 |
4 |
常智 |
教授 |
学士 |
体育教育训练学 |
5 |
5 |
陈德祥 |
讲师 |
学士 |
体育与健康 |
6 |
6 |
陈燕 |
讲师 |
硕士 |
运动人体科学 |
3 |
7 |
陈永辉 |
副教授 |
学士 |
运动人体科学 |
4 |
8 |
笪艺 |
副教授 |
硕士 |
体育教学.体育史 |
6 |
9 |
代刚 |
教授 |
博士 |
体育经济与管理 |
9 |
10 |
桂祝 |
副教授 |
硕士 |
青少年体育、休闲体育 |
5 |
11 |
韩劲 |
副教授 |
学士 |
体育教育训练学 |
4 |
12 |
郝国栋 |
副教授 |
硕士 |
体育社会学 |
3 |
13 |
洪邦辉 |
讲师 |
硕士 |
体育教学论、体质人类学 |
5 |
14 |
胡海鹰 |
教授 |
学士 |
体育教育与训练 |
14 |
15 |
简涛 |
副教授 |
硕士 |
体育教育训练学 |
8 |
16 |
赖小玉 |
副教授 |
硕士 |
民族传统体育学 |
6 |
17 |
李建平 |
副教授 |
学士 |
体育教育训练学 |
10 |
18 |
刘积德 |
副教授 |
硕士 |
乒乓球教学与训练 |
3 |
19 |
刘金凤 |
讲师 |
硕士 |
体育教育训练学 |
3 |
20 |
刘转青 |
副教授 |
硕士 |
体育人文社会学 |
2 |
21 |
龙岭 |
副教授 |
硕士 |
人文社会体育 |
6 |
22 |
卢塞军 |
教授 |
学士 |
体育教育训练学 |
8 |
23 |
陆振国 |
副教授 |
学士 |
体育教育训练学 |
5 |
24 |
罗辑 |
副教授 |
硕士 |
民族传统体育学 |
5 |
25 |
罗建新 |
教授 |
学士 |
体育教育训练学 |
6 |
26 |
罗琳 |
讲师 |
硕士 |
运动与健康 |
2 |
27 |
骆传武 |
副教授 |
学士 |
体育教育训练学 |
7 |
28 |
孟刚 |
教授 |
学士 |
体育人文社会学 |
10 |
29 |
彭红阳 |
副教授 |
学士 |
学校体育学 |
7 |
30 |
彭仕杰 |
讲师 |
硕士 |
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 |
2 |
31 |
石家谨 |
副教授 |
学士 |
运动人体科学 |
9 |
32 |
覃波 |
副教授 |
硕士 |
游泳田径教学训练 |
5 |
33 |
王朝琼 |
教授 |
学士 |
民族传统体育学 |
4 |
34 |
王晓娅 |
副教授 |
硕士 |
运动人体科学 |
5 |
35 |
王瑛 |
教授 |
学士 |
学校体育 |
20 |
36 |
吴燕 |
讲师 |
硕士 |
学校体育学、民族传统体育 |
5 |
37 |
肖毅 |
副教授 |
学士 |
教学与训练 |
6 |
38 |
徐宏 |
教授 |
学士 |
体育教育训练学 |
5 |
39 |
杨中兵 |
副教授 |
硕士 |
体育教育训练学 |
7 |
40 |
姚鑫 |
教授 |
学士 |
运动人体科学 |
10 |
41 |
张葆红 |
教授 |
学士 |
民族传统体育学 |
5 |
42 |
张国华 |
教授 |
学士 |
体育人文社会学 |
10 |
43 |
张梦阳 |
副教授 |
学士 |
体育教育训练学 |
6 |
44 |
赵斌 |
讲师 |
硕士 |
运动训练 |
6 |
45 |
赵艳霞 |
副教授 |
硕士 |
民族传统体育学 |
10 |
46 |
周大坤 |
副教授 |
学士 |
民族传统体育学 |
4 |
47 |
周燚 |
副教授 |
硕士 |
运动人体科学 |
8 |
48 |
朱江 |
副教授 |
博士 |
体育经济学 |
4 |
表24 2011级毕业论文(设计)指导教师情况表
序号 |
姓名 |
职称 |
学位 |
研究方向 |
指导学生数 |
1 |
桂祝 |
副教授 |
硕士 |
青少年体育、休闲体育 |
4 |
2 |
吴燕 |
讲师 |
硕士 |
学校体育学、民族传统体育 |
4 |
3 |
周大坤 |
副教授 |
学士 |
民族传统体育学 |
4 |
4 |
曹波 |
副教授 |
硕士 |
体育教育与训练 |
4 |
5 |
赵斌 |
讲师 |
硕士 |
运动训练 |
4 |
6 |
石家瑾 |
副教授 |
学士 |
运动人体科学 |
5 |
7 |
彭红阳 |
副教授 |
学士 |
学校体育 |
5 |
8 |
罗辑 |
副教授 |
硕士 |
民族传统体育学 |
6 |
9 |
郝国栋 |
副教授 |
硕士 |
体育社会学 |
5 |
10 |
胡海鹰 |
教授 |
学士 |
体育教育与训练 |
9 |
12 |
卢塞军 |
教授 |
学士 |
体育教育训练学 |
6 |
16 |
刘转青 |
副教授 |
硕士 |
体育人文社会学 |
4 |
17 |
孟刚 |
教授 |
学士 |
体育人文社会学 |
8 |
18 |
陈永辉 |
副教授 |
学士 |
运动人体科学 |
5 |
19 |
周燚 |
副教授 |
硕士 |
运动人体科学 |
3 |
20 |
张葆红 |
教授 |
学士 |
体操、健美操理论与教学 |
5 |
21 |
姚鑫 |
教授 |
学士 |
体育教育运动训练 |
7 |
22 |
张国华 |
教授 |
学士 |
体育教育、社会体育 |
6 |
23 |
曹蔚 |
教授 |
学士 |
运动人体科学 |
5 |
24 |
刘金凤 |
讲师 |
硕士 |
体育教育训练学 |
3 |
25 |
骆传武 |
副教授 |
学士 |
足球教学与训练 |
7 |
26 |
陈波 |
讲师 |
硕士 |
民族传统体育学 |
3 |
27 |
肖毅 |
讲师 |
学士 |
教学与训练 |
4 |
28 |
黄江林 |
副教授 |
学士 |
体育教育训练学 |
6 |
29 |
简涛 |
副教授 |
硕士 |
体育教育训练学 |
6 |
30 |
徐宏 |
教授 |
学士 |
体育教育训练学 |
7 |
31 |
陈燕 |
讲师 |
硕士 |
运动人体科学 |
3 |
32 |
杨中兵 |
副教授 |
硕士 |
体育教育训练 |
5 |
33 |
李政 |
副教授 |
硕士 |
课堂教学 |
3 |
34 |
辛衍波 |
讲师 |
硕士 |
学校体育教学训练 |
3 |
35 |
曹 波 |
副教授 |
硕士 |
体育教育与训练 |
4 |
36 |
代刚 |
教授 |
博士 |
体育经济与管理 |
5 |
37 |
赵艳霞 |
副教授 |
学士 |
民族传统体育学 |
5 |
38 |
王晓娅 |
副教授 |
硕士 |
运动人体科学 |
3 |
39 |
罗琳 |
讲师 |
硕士 |
运动与健康 |
3 |
40 |
龙岭 |
副教授 |
硕士 |
人文社会体育 |
2 |
41 |
赖小玉 |
副教授 |
硕士 |
民族传统体育 |
5 |
42 |
彭仕杰 |
讲师 |
硕士 |
体育教育训练学 |
6 |
43 |
曾晓进 |
教授 |
博士 |
学校体育学 |
6 |
44 |
龙忠德 |
副教授 |
硕士 |
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学 |
3 |
45 |
洪邦辉 |
讲师 |
硕士 |
体育教学论、体质人类学 |
3 |
46 |
笪艺 |
副教授 |
硕士 |
体育教学、体育史 |
3 |
47 |
宋方芳 |
讲师 |
硕士 |
运动训练 |
2 |
48 |
覃波 |
副教授 |
硕士 |
游泳田径教学训练 |
4 |
49 |
徐咏 |
教授 |
学士 |
学校体育 |
4 |
50 |
刘积德 |
副教授 |
硕士 |
乒乓球教学与训练 |
4 |
51 |
王瑛 |
教授 |
学士 |
学校体育 |
6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