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教育教学 >> 本科生教育 >> 实习实训 >> 正文

实习实训实践

责任编辑: 2015/11/09    点击:[]

1、构建了“三实”人才培养模式。明确了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以师范教育、竞赛训练为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主体模式,构建了以“实训”、“实习”、“实践”三实人才培养模式,形成了以“体育教育”、“运动训练”、“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”和“民族传统体育”四大特色方向为核心的专业课程群,并逐步打造出的体育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平台,诸如: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、贵州省民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、贵州省民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基地、贵州省体育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、贵州省中、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基地、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术科考试基地等等。

2、制定了落实“三实”人才培养体系的政策。高校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。学院在明确“应该培养什么类型的学生”问题后,进一步强调人才培养在学院日常管理过程的的核心地位。为此,学院在学校出台一系列文件基础上,又制定了一系列教学过程研究、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等文件。如:《体育学院教学团队设置方案与教研活动开展细则》、《体育学院试卷评阅规范化要求》、《体育学院教师绩效考核办法》、《体育学院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实施办法》、《体育科学学院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条例(试行)》等。学院明确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中学院一把手是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,以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作为本科教学质量的直接责任人。在教师队伍建设上,学院明确,教师职称晋升过程中,教学质量是一票否决制;任何没有教学经历的教师,即使是省内特聘教授,也不能直接上课,必须在富有经验的老教师指导下,经过两年的培训,经教授委员会审核通过方可授课。在本科教学经费上,学院明确,除国家级、省级教育部门、学校下拨的各类专项经费外,学院还在“优势学科经费”、“本科综合改革经费”中设立“本科创新人才培养”、“教学成果奖励”、“本科生海外交流计划”、“教材出版专项经费”等项目,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、教学团队建设、教学资源建设、教学方式方法改革、实践教学环节、教学管理、教学质量监控等多方面,优先满足本科教育教学的经费需求,确保教学投入的不断增加。

上一条:体育学院实习基地

关闭